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022年)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3篇

【篇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何走向衰落

抗战胜利后,正视国民党实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对内,其对这个国家的所有大城市、全部工业基地以及估计约为 4亿 5千万人口的3/4以上拥有领导权。工业,商业实力庞大。其军队人数超过两百五十万,大多数都是从抗日战争活下来的经验丰富的老兵,而且大量列装美式先进装备以及接受日本装备。其军力在抗战胜利后为:1946年7月,国民党军的装备大致为1/4美械、1/2日械、1/4国械,美械与半美械装备部队为22个军(整编师)64个师(旅),交警部队18个总队又4个教导总队;
其中45个师(旅)与交警部队为全美械。当然,其在1944—1945年国军反击日本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中,损失了四五十万的军队,就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了。但根基尚在。

而对外,国民政府不仅作为抵抗日本的自由中国的领导者而赢得了喝彩,还把中国带进了世界政治舞台,在那里终于被承认为大国之一。各国均承认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政府(包括苏联方面。)而美国则更是大力支持美国,大量援助不断从美国运来。甚至在以后的国共内战当中,美国触动军舰帮助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转移。

但就是在如此巨大的有事面前,国民党政府还是在战争结束后不到四五年间大势尽去,丢盔弃甲的跑到台湾。我认为主要要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点,失去了阶级支持。国民党政府的支持层原是城市市民,包括公教人员、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现在这一批人,没有对政权有好感。国民党的霸道行为作风使自由思想分子深恶痛绝;
抗战结束以来对公教人员刻薄待遇,使他们对现政权赤忱全失;
政府官员沉溺于贪污作弊,他们进行种种刁难,使工商界人士怨气冲天;
因财政金融失策以及内战不停而造成的物价暴涨,使城市市民怨声载道。

第二点,对敌占区人民的思想工作失败。当年国民党政府落荒而逃,丢下人民而去,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而今,战争胜利,却又耀武扬威的回来继续其统治,压迫人民。未给人民一个合理说法。

第三点,接管日占区的失败。由于接管工作的安排不合理,致使大量工人失去工作;
同时接受人员的贪婪行为也引起了日占区人民的普遍反感。大家都称其为“从重庆来的趁火打劫的接受要员”。或者其为“五子登科”:
条子(指黄金)、车子、房子、日本女子和票子。

第三点,经济政策失败。国民党的恶心通货膨胀使城市居民生活艰难。使得工人运动载起。城市居民为其利益而奋斗。

第四点,庞大而腐败的官僚机构和家族政治。政府官僚利用公职为个人的企业和利益服务。政府官员和他们的合伙人正相互勾结以获取外汇,进口商品,以及得到一般商人所不易得到的其他好处。而四大家族更是巧取豪夺人民的资产。

第五点,没有正确认识到民主共和才是中国的出路。拒绝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协议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而悍然发动内战。

第六点,国民党内派系林立,军阀随名义上归中央政府指挥,却实质上属于各将军的私军。经济上与政治上,各派系只知道为自己,自己的派系谋取私利。战斗当中,为了保存实力,往往避战后退。甚至导致孟良崮战役中,各军阀军队只是在周围作壁上观,眼睁睁的看着汤恩伯部被共产党军队吃掉。

第六点,蒋介石的个人原因。尤其是在军事上,其军事才能相较于专业的将军想去甚远。但其在战斗中却喜欢直接指挥前线战斗,而不放权。导致前线将军有军队却无军队指挥权。其指挥甚至下达到某连队要固守某山头。这种越级指挥以及对前线将军的不信任导致前线将军的战斗指挥十分困难。

当然,国民党政府的失败原因不止这些,随着对历史的了解与史料的丰富,我想我们应当更深刻的研究其衰落原因。以此来警戒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

201305000548 熊梦洲 卓金13-1

【篇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为何迅速溃败

抗战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立一个民主政府,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家的国民党政权却发动内战,企图继续维持其专制统治。从战争初期的力量对比来看,国民党拥有绝对优势,但为何短短三年它就迅速溃败了,究其原因是:国民党的腐败,共产党的励精图治及国内民心所向。

战后,中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领导下休养生息,建设家园。但国民党统治集团作为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其根本目的是使中国回复到战前的状态,即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由于共产党几区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是它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障碍。所以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成为了蒋介石集团的既定目标。而在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情况下,国民党的做法是不得民心的。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与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了著名的“双十协定”,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而后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政协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和平建国的方针,虽然政协的协议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现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它激起了亿万善良中国人民对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热切期盼。但国民党政权所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统治的社会基础极其狭隘,这决定了它既不能容忍,也经受不住任何民主改革。正因为如此,国民党集团从来没有决定去履行政协协议。在1946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命令他的追随者对政协协议“就其荤荤大端,妥筹补救”。他以扩大内战的行动,使政协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国民党集团既然扼杀了全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他就把自己放在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

反观共产党,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局面,推迟内战爆发,并教育人民,争取中间势力,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显示了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即双十协定。然而内战独裁是国民党的既定方针,尽管他们在有关谈判协议上签了字,但并没有停止内战的部署。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调动22万大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以此为起点,发动了全面内战,暴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本来面目。

战争初期,国民党及其狂妄,凭借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蒋介石声称,这场战争“一定能速战速决”。但中国共产党清醒的估计了国内外形势,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毛泽东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共产党指出,必须与人民群众密切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蒋介石发动内战,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得人心的,自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许多国民党官兵厌战、反战,军队士气极为低落,阵前倒戈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却是屡战屡败。国民党在军事上失败的同时,在经济上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其突出表现就是恶性通货膨胀,各阶层人民生活不断恶化。从1946年12月起,在国民党统治区兴起的广大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也日益高涨。这一斗争,迅速得到了工人、教员和其他劳动群众的支持和响应。以青年学生为主体,有各阶层人民群众参加,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主要内容的各界人民反蒋斗争,形成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事实证明,无论是在军事战线上,还是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都打了败仗,蒋介石政府已经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难以逃脱遭遇灭顶之灾的命运。

民心向背决定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国民党之所以日趋没落直至失败,共产党之所以日趋强大直至胜利,其中民心向背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国民党开始时由于革命进步,因而顺应民心,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自背叛革命后,国民党一方面处心积虑地要消灭共产党,并为此不惜牺牲民族利益,甚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一方面又违背人民的民主愿望,顽固地坚持一党独裁,压制和迫害民主党派。这些都使国民党日益失去民心,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失败。与此相反,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大革命失败后,党坚持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因而得到了农民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国难当头之际,党始终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解放战争时期,党积极争取和平与民主,同时团结和支持民主党派。这些都使共产党赢得了民心,并最终夺取了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一个县委书记的信中说:我们要“站在大多数人民的一边”。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要靠人民的拥护。在辽沈战役中,我们党在东北实行了土地改革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为夺取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淮海战役中,我们党面对强于自己多倍的国民党的优势兵力,之所以能最终取得胜利,其主要原因就是得到了成千上万老百姓的支持,正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你代表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就会衷心地拥护你。这就是民心向背。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国民党从一开始就是只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服务,置人民于不顾。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从一开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武器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并在人民的支持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

【篇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民国政府的抗战准备

何艺

(广东惠州学院 政法系, 广东 惠州 516007)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不断加深,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又把侵略势力深入到华北广大地区。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国民党南京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开始有了转变,并进行了一定的抗日准备。南京政府的抗日准备并不充分,但它却是被迫转向抗日的重要行动标志。本文试就此专题作一些初步的评述。

一、整理军务加强国防

 (一)成立国防决策机构

  1936年7月10日至14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五届二中全会上决定成立国防会议。《国防会议条例》规定:“为整理全国国防特设置国防会议,讨论国防方针及关于国防备重要问题。”
  蒋介石任国防会议议长,会员有阎锡山、冯玉祥等32人。1937年3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成立国防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条例》规定:“国防委员会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负其责任。”同时规定:
“国防委员会为便利决议之执行,得直接秘密指导国民政府之军事及行政各高级机关,并督促其完成”。国防委员会设正、副主席各一人,以中央政治委员会正、副主席兼任之。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的设立,表明了国民党政府从国防决策机构方面开始初步调整。

  (二)拟定国防作战计划,确立国防区域和划分战场

  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的《1935年度防卫计划大纲》,在上年度国防计划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了国防区域、阵地线和兵力部署,将全国划分为三道防卫区域:
第一线有察冀晋绥区、山东区、江浙区、福建区、粤桂区;

第二线有察冀区、山东区、河南区、安徽区、江西区、湖南区;

第三线有晋绥区、宁夏区、甘肃区、陕西区、湖北区、四川区、云南区。

到1936年,《1936年度国防计划大纲》又进一步将全国划分为4个大区:抗战区,警备区,绥靖区,预备区。并以军事委员会为最高统帅机关,设冀察、晋绥、山东、江浙、福建、粤桂6个国防军总指挥部,1个预备军总指挥部。至1936年,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已完成规定了预定战场的阵地设置。1936年底,国民党政府参谋本部又拟订《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1937年3月修订完毕。至此,战前备战的战略设计已完成。

(三)整建陆海空军
1.整理陆军
30年代初,国民党政府的军队是由若干个新军阀集团的松散联盟所组成。这些新军阀集团各自拥有一支以个人为中心的私人军队,有相对固定的地盘,割据一方,自成体系,军队的编制、武器装备、教育训练各不相同。全国除新疆、西康、西藏外,计有180个师、又94个旅、40余个独立团。为适应对日作战的需要,必须加以整理。1935年1月,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军事整理会议,布置整军工作。3月,在武昌成立陆军整理处,任命陈诚为处长,负责全国陆军的整顿和训练。

至1937年7月国民党政府对陆军实际调整、整理共85个师又9个独立旅,此外已适用调整编制但尚未充实的有5个师。同时,国民党政府还对特种兵进行了整建。 迄全国抗战爆发,国民党政府陆军已整理与未整理部队共计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独立旅,加上特种部队,共约170余万人,预定使用于第一线作战者,计步兵80个师又9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炮兵2个旅又16个团。

  2.扩建空军
随着国民党政府对全国抗战筹划的开始,空军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1934年以前,国民党政府原有空军8个中队。1935年增编了6个中队,1936年又增编了17个中队。至1936年底,国民党政府空军增至31个中队,编成9个大队和5个直属中队,此外尚有4个运输机队。总计全国空军共有各类飞机600余架。全国有飞机场262个,飞机修理厂6个。并与德意进行军事工业合作。同时,完成了空军区的划分。

海军建设在全国抗战爆发前国民党政府的军队建设中,以海军建材最少,“为经费所限制,未能作大量之建设。
  (四)修筑国防工事
修缮要塞及修建防御工事。1936年春季前后,国防工事构筑大部展开。主要是在全国十个地区构筑阵地。国民党政府修筑的国防工事和整建的要塞,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为尔后的抗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实行征兵制度,推行国民军训

  1935年11月,国民党“五大”通过了《请改良兵役制度,实行征兵案》和《应速行全国征兵制》案。1936年3月1日,国民党政府明令实行“兵役法”。当年底,首批征集新兵5万名入营训练。与征兵制相关的是建立师管区。

  1936年3月1日,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划分全国为60个师管区、10个预备师管区,每一师管区配置一个调整师为主,一个整理师为从。师管区的基本任务是:现役兵之征集补充,各兵役召集教育,动员计划实施等。在实行兵役法的同时,国民党政府对壮丁和学生推行了国民军训。

 1936年,国民党政府发布《壮丁训练实施纲要》,并予实施。同时订立《县军训教育官遴选办法》,由中央统一训练各县军训教官,分配备省任用。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所谓壮丁,绝大多数是强抽和抓捕来的,难以收到应有的训练效果。与此同时,1935年国民党政府对大、中学生全面推行集中军训制度,每期3个月,授以预备役军士和候补军官教育。

  1937年度,国民党政府拨出普通军费和国防建设专款共6.34亿元。其中空军建设费7000万元,陆军建设费约1.2亿元,海军建设费228万余元。然而此时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因此所能进行和完成的军事准备是极其有限的。

  二、加强重工业和交通建设
(一)国防经济建设的筹划
1935年12月4日,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该案确立了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原则朋条。并在第3条中规定:“国民经济之建设,应以整个民族为目标,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尤应审度各地交通地理之形势,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特别应该值得注意的是,1935年7月,蒋介石提出:“对倭应以长江以甫与平汉路以西地区为主要线,以洛阳、襄樊、荆宜、常德为最后之线,而以川黔陕三省为中心,甘滇为后方。从这句话我可以感觉到,民国政府战前对日作战战略可以说是有预见性的,事实证明,后来的战局发展并没有突出这一战略。据此,1935年资源委员会在拟定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时,提出了在湘、鄂、赣三省建立后方战略基地的设想,“拟以湖南中部如湘潭、醴陵、衡阳之间,为国防工业之中心区域,并力谋鄂南、赣西以及湖南各处重要资源之开发,以造成一个主要经济中心。国民党政府确立配合国防的经济建设方针,对抗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经济资源调查和工业建设计划
为调查研究全国各种资源状况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并提出相应计划,1932年11月1日,国民党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隶属于国民党政府参谋本部。该委员会经过几年的工作,调查了全国矿产、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财政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对化学工业及轻工业有关部分作了分业调查,拟定了统制计划。1935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改称为资源委员会,隶属军事委员会。主要任务是从事资源的调查研究、开发和动员。拟定了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重点进行重工业建设。

    1936年度开始,国民党政府大量拨款,作为建设重工业的经费。同时军事委员会批准统制钨锑矿出口贸易,所得盈利充作建设费用。于是,资源委员会便开始着手工业建设。。资源委员会所拟定的重工业三年建设计划中筹设的厂矿大部分已经动工兴建。这一计划的拟定以及部分实施,对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交通建设
为了适应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国民党政府比较重视交通建设,取得的进展也较为显著。1935年,国民党政府提出为流畅货运,要“尽量发展各县各省区间之道路交通、改进水陆货运,力谋货物流通之便利。”规定“交通运输之建设应使其适合经济建设及国际形势之需要,”进一步整理旧路,修筑新路,并对各主要铁路增设防空设施。国民党“五大”还通过了《请兴筑滇省通江通海通缅铁道以应国防需要而辟经济泉源案》。 至1937年上半年,交通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铁路:至1937年上半年,中国的铁路已建13000公里。
 公路:到1937年上半年,全国已有公路109500公里,

 

 三、寻求外国援助
(一)国民党政府的外交战略
1934年7月,蒋介石在对庐山军官训练团发表的《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演说,在演讲中,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对中日实力对比,对日本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全面的解析。从中也可以看出,民国政府希望得到外国的援助。 
  (二)寻求欧美列强的经济援助
1933年夏,继热河省的沦陷,长城抗战也因得不到有力支持而最终失败,日军兵临平、津城下,国民党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塘沽协定》。此时,国民党政府仍希望以《塘沽协定》为契机,在北方,不惜以牺牲东北和华北为代价,稳住日本,停止它的南侵步伐,以拖延时日;
在短时间内,借助欧美的援助,完成金融货币改革,发展经济。

为了谋求美国的经济援助,同意加入美元集团,并得到大量贷款。华北事变后,英、美帝国主义对华问题态度渐趋积极,国民党政府的对外政策也开始着重于努力寻求外援,加强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加快在国内进行币制改革,国民党政府的币制改革获得了英国的支持后,继续谋求英国对华投资和贷款。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国民党政府在谋求英、美提供财政援助的同时,还大量从欧洲其他国家借款,尤其是德国的支持。1934年8月23日,德国代表与国民党政府达成一个贸易协定,即中国以原料换取德国的工业品。1936年4月8日,中德在柏林签署《易货协定之补充贸易合同》。协定签订后,国民党政府主要队德国购买武器和军用工业物资。国民党政府在外汇拈据的情况下获得了部分急需的军事工业品。德国军事物资对全国军队的整编,加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国民党政府还与德国工业集团达成了数笔铁路信贷。与此同时,积极与其他欧洲国家进行经济合作。
 

 国民党政府在外患日甚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客观上加强了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抗衡的经济实力。大批外汇的获得,不仅增加了对急需军用物资的购买力,而且直接充实了法市的外汇保证,使统一的市制得到巩固,有利于调整战时经济。多笔铁路贷款合同的签订,加速了对国防具有重大意义的铁路建设。一批军火与国防工业设备的进口,使军队装备有了一定的改善。 国民党政府多方争取外援的努力,增加了对急需军用物资的购买力,暂时巩固了法币的地位,在客观上增强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能力,有利于抗战。

   (三)改善中苏关系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对苏联远东地区也构成威胁。鉴于中苏在这方面的共同利害关系,从1932年2月26日,中国与苏联进行了一系列外交。签订了中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12日,中苏恢复正常外交。苏联以武器贷款的军事援华方针,对国民党政府走向抗日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中苏关系的改善,也为中国抗日战争创造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抗战前南京政府的抗日军事准备尽管很不充分,但它是整个南京政府抗日准备中的最主要部分,其作用也大大超过了经济方面的准备。对日的军事准备是南京政府政策转变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克服失败主义情绪、增强人民的抗日信心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南京政府在抗战初期抵抗日军达一年半之久,使江浙一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转移至西南大后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利于抗战前的准备。南京政府的空军在抗战初期曾给日军沉重打击。总之,抗战前夕的军事准备提高了南京政府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其一定的防御能力,对于抵抗日寇的侵略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1]脱脱,等.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57.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