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促进乡村治理有效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治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乡村治理的核心是基层组织建设,只有建立健全的基层组织,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治理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首要途径。
首先,要加强村委会建设,提高村委会的组织力和执行力。村委会作为基层组织的核心,应该加强对村民自治的引导和指导,加强村民参与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村委会的决策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要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推动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农民自我组织的重要形式,通过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治理的提升。
二、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改革
乡村治理体制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只有进行乡村治理体制改革,才能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
首先,要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制,明确权责边界,推动政府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政府应该加强对乡村治理的引导和监督,同时给予村民自治更大的空间和权力,实现政府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其次,要推动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借鉴先进的城市治理经验,探索适合乡村的治理模式。可以通过建立乡村治理委员会、设立乡村治理研究机构等方式,提升乡村治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三、加强乡村公共服务建设
乡村公共服务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乡村公共服务建设,才能提高乡村治理的效能。
首先,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可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等方式,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成绩。
其次,要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可以通过建立乡村医疗卫生中心、培养乡村医生等方式,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保障。
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才能提升乡村治理的软实力。
首先,要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挥乡村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地域特色。可以通过修缮乡村古建筑、开展乡村文化节庆等方式,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提高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次,要加强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乡村文化产业的新动能。可以通过支持乡村文化企业的发展、培养乡村文化创意人才等方式,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繁荣,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治理的能力。
综上所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包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加强乡村公共服务建设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乡村发展和社会进步。
篇二:促进乡村治理有效
理论视野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张灿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并对乡村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当前,我国乡村社会发生深刻变迁,城乡社会在人口流动、信息交换、文化交融等方面更加频繁和深入,这就要求乡村治理在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做出调整和创新,以适应乡村社会的新变化。同时,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乡村治理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因此,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强化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领导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一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火车头”。2022年,全国村“两委”集中换届完成后,村“两委”干部进一步年轻化,学历水平和致富带富能力整体提高,对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升乡村善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央组织部统计,换届后村“两委”成员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占74%,提高16.7个百分点;村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6.4%,提高19.9个百分点;村党组织书记中致富带富能力较强的占73.6%,提高23.6个百分点;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为42.5岁,下降5.9岁;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5.4岁,下降3.9岁。要围绕村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加强村干部后备力量,尤其是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的培育储备,健全选育管用机制,确保后备力量“源头活水”。二要推动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乡镇是国家政权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和国家各项决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然而,乡镇普遍面临着“事在下而权在上”“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治理能力弱化问题,难以承接下移的资源、管理和服务。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乡镇对县直部门派驻机构及人员的管理职责,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力度,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切实保障乡镇“有人干事”。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做法,理顺基层“条”“块”关系,推动县乡村联动,简化工作程序,提升治理效能。健全基层职责清单和事务清单,明晰县乡村等不同层级和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形成规范化的制度办法。在实践中,有些地方通过编制村级自治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等,有效厘清了各级部门和村级组织的权责边界,明确村级组织必须做的、不用做的、需要配套资金才能做的事,有效减轻了村级负担,让基层把更多精力放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上。二、繁荣乡村文化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2024.3农村经营管理1理论视野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发挥着“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一要改进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2018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开展为群众服务、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庄、集市等末梢延伸,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增加文化产品供给。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群众对党的拥护。二要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一方面,要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文物等农耕文化载体。另一方面,要挖掘优秀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应时守则、父慈子孝、敬老孝亲、兄友弟恭、勤俭持家、淳朴敦厚、吃苦耐劳等精神品格,将其重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村规民约”,将其内化为价值准则,外化为行为规范。三要促进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这几年,一些地方搞的“村BA”、村超、村晚等很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启示是让农民唱主角。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总体相对匮乏。繁荣乡村文化生活要“上下”结合,一方面适应农民的现实需求,增强政府文化供给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仅要“送文化”,还要“种文化”,注重培养一支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支持、引导农民群众18农村经营管理
2024.3自发组织开展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文体活动氛围。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内容,注重将各类文体活动与农事农季相结合,与民俗节庆相结合,与农产品展销相结合,精心打造体现地方特色、符合农村传统的乡村文体活动载体。三、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以及农村老人“老无所养”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一要强化村规民约的激励约束功能。不少地方在村规民约中制定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有的地方还通过“积分制”建立奖惩机制,村民们照此办理,有效刹住了攀比风。二要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村“两委”要主动关怀,为群众办实事、办暖心事,因地制宜利用村里的文化广场、文化礼堂等各类场所,为农民提供办事场所。有效发挥红白理事会、志愿服务组织等作用,为农民红白事操办提供帮助。三要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承诺践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头革除陋习,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四、建设平安乡村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农村民事纠纷类型越来越多元,原来农村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民负担、征地补偿等,现在则表现在邻里关系、合同劳资、农村养老、医疗事故、土地纠纷等多种类型。要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切实把矛盾解决于萌芽、化解在基层,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二是持续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不断巩固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三是开展农村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治理攻坚。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地方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多发,而农村的防灾救灾设施配套不足,农民的自救意识和能力较弱。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程、应急管理信息化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四是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另一方面加强法律服务,加强和规范农村法律顾问工作,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