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渡河精神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
敢打必胜战天险 勇往直前铁石坚教育目的:
教育重点:
教育时间:
2 课时
教育方法:
统一组织, 集中授课, 分班讨论 教育内容:
1935 年 5 月 25 日, 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成功强渡大渡河后沿大渡河左岸北上, 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 红 4 团第 2 连连长廖大珠等 22 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 沿着火枪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 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 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
在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 红军部队听党指挥、 顾全大局, 保持了高昂的斗志。
勇士们敢打必胜、勇往直前, 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形成了著名的大渡河精神。“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 , 大渡河一战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 为实现红 1、 2、 4 方面军会合奠定了 基础, 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一、
大渡河精神形成了 历史背景 1935 年 5 月中旬, 中国工农红军挥师北上, 来到金沙江至大渡河之间天险纵横的层峦叠嶂中。
与此同时, 蒋介石布置重兵南堵北攻, 亲自指挥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武装围追堵截, 企图凭借着大渡河天险, 围歼中央红军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地区。
为了粉碎蒋介石的阴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 中央红军迅速北进, 强渡天险
大渡河。
以刘伯承为司令、 聂荣臻为政委的红军先遣队, 顺利通过彝民区, 直逼国民党军防守大渡河的薄弱地带。
1863 年, 大渡河畔的安顺场,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7000 太平军在此全军覆没。
1935 年 5 月 16 日, 红军几乎是沿着石达开当年的行军路线向着安顺场急进。
5 月 21 日到达冕宁县泸沽地区后, 红军兵分两路, 主力部队奔赴安顺场,红 1 军团 2 师 5 团向大树堡方向狙击汉源一带之敌。
5 月 24 日晚, 第 1 军团先遣队第 1 师第 1 团经过一昼夜140 多里的急行军, 先期抵达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抢在蒋介石收缩口袋阵直前到达了大渡河。
是夜, 团长杨得志率第1 营分 3 路冒雨隐蔽接近安顺场, 发起攻击。
经 20 多分钟战斗, 击溃川军 2 个连驻军, 占领了安顺场, 并在渡口附近找到 1 只木船。
时值洪水暴涨, 大渡河水深流急, 渡口水面宽约 300 米, 500 米外对岸陡峭悬崖上的工事清晰可见。
渡口出川军第 5 旅第 7 团一个营先期抢占了这一地区, 构筑工事,凭险防守, 情况对红军十分不利。
红 1 团决定由第 2 连组织突击队, 实施强渡。
该团第 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 2 连挑选 17 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 连长熊尚林任队长。
战前, 先遣队首长亲自向领导交代任务,一起制定渡河方案, 并强调这次渡河关系全军成败, 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 完成任务, 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
5 月 25 日上午 7 时, 战斗打响, 强渡开始。
刘伯承、 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肖华亲自吹响了冲锋号, 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
在熊尚林带领下,17 勇士冒着北岸守敌猛烈的炮火, 乘一只木船在湍急的险浪
中向对岸冲去, 登岸后迅速占领了渡口。
在右岸火力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 控制了渡口, 继又同第 2 船登岸的红军官兵一起, 击溃安靖坝一个营守军。
刘伯承立即给军委发电报:
大渡河渡口已经被我军突破!
然而, 随后的渡河并不顺利。
由于水流太急无法架桥,木船最多只能坐 40 人, 往返一次要一个多小时。
照此速度,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全军两万多人马全部渡完需要一个多月。
中央军委迅速决定, 在此兵分两路, 刘伯承、 聂荣臻率领红 1 军团 1 师和陈赓、 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 1、 3、 5、 9 军团为左路军夹河沿岸北上, 火速夺占 320 里外的泸定桥。
此刻, 得悉红军在安顺场强渡成功后, 蒋介石急调川军 2 个旅增援泸定桥。
谁先赶到并控制泸定桥, 谁就掌握了制胜权。
翌日凌晨, 红 2 师 4 团接到命令, 担任左路纵队先头团,以 3 天时间赶到并夺占泸定桥。
由于路太险, 途中还有敌人,先头部队第一天只走了 80 里。
5 月 28 日, 左路军前锋红 2师 4 团接到红 1 军团命令:
“王开湘、 杨成武:
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 29 日夺取泸定桥, 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 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 为了在一天内走完剩下的 240 里路, 飞夺泸定桥, 红 4 团战士飞奔在泥泞的小道上。
战士们听党指挥, 顾全大局, 饿了只能边跑边仰面喝一口雨水, 再嚼一把米。
29 日早晨 6 时, 部队如期赶到泸定桥边。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泸桥镇内, 桥长 103 米,宽 3 米, 13 根铁链铆钉其上, 其中 9 根作底链, 上铺木板,
形成桥面, 4 根分两侧作扶手。
红军先锋部队到达时, 提前一天赶到的川军第 38 团已把桥上的木板抽调了三分之二,剩下滑溜溜的铁索高悬在半空。
桥下的流水从上游山峡之间倾泻而下, 撞击着河底恶石, 溅起丈高的浪花, 对岸守军以机枪、 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 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
29 日中午, 红 4 团召开全团干部会议, 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 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夺桥突击队。
下午 16 时, 在全团司号员集合吹响的冲锋号声中, 所有的武器一齐朝对岸开火。
在廖大珠的率领下, 22 名勇士身挂冲锋枪, 背插马刀, 腰缠十来颗手榴弹, 冒着枪林弹雨, 攀着桥栏, 踏着摇晃的铁索向着东桥头猛扑, 后续部队一边前进一边铺桥板。
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 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
勇士们发扬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在连长廖大珠带领下奋力冲过火焰, 与敌人展开激战。此时, 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 打退了 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桥, 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
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 便奇绝惊险地飞过了泸定桥。
19 时, 红 4 团击溃川军,完全占领泸定城。
刘伯承、 聂荣臻率领的右纵队从 5 月 27日出发, 一路所向披靡, 昼夜兼程 240 里, 于 30 日凌晨 2点赶到了 泸定城, 两路红军胜利会合。
二、
大渡河精神的内涵 红军渡过大渡河, 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红军战士在整个渡河过程表现出的“听党指挥、
勇往直前、 敢打必胜、 顾全大局” 的革命精神也因此载入史册。
(一)
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 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又一次生死之战, 军委首长对渡河作战高度重视, 战前制定了正确的渡河方案, 强调了渡河的重要意义, 增强了作战部队信心, 为作战取得胜利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强渡安顺场和飞夺泸定桥的红军战士英勇无畏、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来自于他们忠诚于党、 为真理而战的坚定政治信念。
战斗过程中, 红军勇士们将坚信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转化成为勇往直前、 敢打必胜、 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顽强战斗,奋勇争先, 成功渡河, 为后续部队打开了 一条通道。
红军战士对党的忠诚、 对革命目标的坚定信仰, 在行动中产生了 巨大力量。
“枪听我的话, 我听党的话, 手握枪杆心向党, 党叫干啥就干啥” , 就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二)
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勇往直前是一种“遭强敌而勇过, 遇险阻而弥坚” 的大无畏战斗精神, 大渡河精神是勇往直前英雄气概的集中体现。
红军强渡安顺场, 飞夺泸定桥的胜利证明:
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可以弥补物质的不足, 旺盛的战斗精神能将现有装备力量发挥到最大, 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创造以劣胜优的奇迹。
正是凭着这种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红军才能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正是凭着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广大红军官兵才能坚持从大处着眼, 把执行重大任务、 实施重大行动作为当先锋、 打头阵等战斗精
神实践的舞台。
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来自对党无限忠诚, 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在最关键的时候, 敢不敢冲锋在前, 能不能打好头阵, 是对信心和勇气的最直接检验。
红军战士始终保持着勇往直前的果敢行动、 敢打头阵的旺盛斗志, 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革命胜利的信心。
强渡大渡河的 17 勇士和飞夺泸定桥的 22 勇士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勇士们遇到横跨天险的重大任务, 毫不畏惧, 挺身而出,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来自严酷战斗经历的磨砺,丰富的战斗经历和漫漫长征路更是严格锻炼和摔打了红军队伍, 磨砺红军将士们挑重担、 耐大劳的坚强意志, 强化广大红军官兵干在前、 冲在前的先进性意识, 充分发挥了他们当先锋、 做表率的感召力。
这种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仅是大渡河精神的实质, 更是长征胜利的关键。
(三)
敢打必胜的顽强作风 军人生来为战胜, 古来战场无亚军。
敢打必胜的顽强作风, 突出表现在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英勇作战, 并坚信能取得战争胜利。
军委胡锦涛**指出:
“我们这支军队历来具有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 凭着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为敌所屈服的英雄气概, 凭着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 凭着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创造了许多以劣势装备打败拥有先进装备的国内外敌人的奇迹, 在人类战争史上导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剧。
”敢打必胜是构成战斗精神的重要因素, 是支撑军人英勇战斗的精神力量。
面对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 红军勇士们表现出了超越常人忍受能力的艰苦奋斗精神, 表现出了高昂的斗
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态度。
不管是安顺场畔还是泸定桥前, 红军将士们主动请战, 敢于战斗, 善于战斗。
面对数量装备远胜于已的强大追军, 红军战士们毫不畏惧, 不怕疲劳, 与敌人赛跑, 超负荷一昼夜强行军 240 里, 终于先于敌军赶到渡河地点。
面对大渡河天险, 指挥员挺身而出,身先士卒, 战士们前赴后继, 很不顾身。
毛泽东说:
“红军,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 他要压倒一切敌人, 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
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 只要还有一个人, 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 敢打必胜作为战斗精神的关键因素, 是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和巨大动力, 是促使战斗精神转化为现实战斗力的必要条件。
(四)
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 奉献牺牲是任何社会成员都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要求, 军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 担负特殊使命, 更要顾全大局。
大都河畔, 红军勇士献身使命, 自我牺牲, 打开了渡河的通路。
强渡安顺场的 17 名勇士后来大都在革命战争中牺牲, 为革命胜利献出了 自己宝贵的生命。
飞夺泸定桥的 22勇士中有 3 位当场阵亡, 其他人也都相继倒在了 革命的漫漫征程中。
率领 17 勇士的英雄连长熊尚林, 全程走完长征,1937 年作为八路军营长参加了 平型关大捷, 1942 年 6 月在河北崇礼县与日寇的作战中牺牲。
正是因为有着顾全大局的崇高品质和牺牲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红军官兵才能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人所压倒, 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 在茫茫征途中打败了一个又一个敌人, 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三、
弘扬大渡河精神, 在履行新使命的征途中奋勇突击 一支军队是需要一种精神的, 没有精神支柱的军队, 是一支软弱的军队。
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指出, 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军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也是我军的传家法宝。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 社会环境如何变化, 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远不能丢。
当代革命军人应当更加自觉忠诚于党, 筑牢战斗精神的思想根基; 培育昂扬的战斗精神, 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事斗争准备中勇往直前, 让大渡河精神永远在军旗上闪光。
(一)
自觉忠诚于党, 筑牢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 忠诚于党, 是人民军队最根本的政治要求, 是我军官兵最重要的价值追求, 是我军的建军之本、 立军之魂。
早在建军之初, 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确立了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原则, 这是我军生命之所系、 灵魂之所在。
红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听党话, 忠诚于党。
面对十倍于己的追兵,我们党正确决策, 迅速指挥红军在敌追兵赶来之前到达大渡河口安顺场。
在渡河受到限制时, 军委领导灵活处置, 当机立断, 决定飞夺泸定桥。
党和军委英明灵活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 是红军大渡河胜利的先决条件。
鲜红的八一军旗之所以历经风雨仍不褪色, 人民军队之所以能由小到大、 由弱变强, 是因为这支军队始终把党所指引的方向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 始终坚持用党的思想理论凝聚军心。
我们当代革命军人, 应该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想信念,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
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不断强化军魂意识, 把坚定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性认识上, 切实打牢献身使命的思想基础; 必须坚持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 始终在思想上、 政治上、 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听从党中央、 中央军委的指挥; 始终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勇往直前、 敢打必胜战斗精神培育的着力点, 更加深入地抓好军魂教育, 切实打牢官兵听党话、 跟党走的思想基础。
(二)
锤炼过硬素质, 培育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昂扬的战斗精神是红军克敌制胜的内在动力, 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也必须培育勇往直前、 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现代战争是全方位、 多维度的立体联合战争, 对抗的范围广, 纵深大, 前后方界限模糊, 高科技的广泛运用, 使得战场形势复杂多变, 打赢任务更加艰巨。
在信息化条件下高科技现代战争中, 各个部队都有可...